記者12月1日從市物價局獲悉,10月下旬以來,連續陰雨與短暫大風降溫天氣交替出現,對地產蔬菜尤其是葉類蔬菜的生產、運輸造成較大影響,從目前全市監測情況看:秋后在田蔬菜雖有減產,但由于近期蔬菜價格高位運行,蔬菜種植戶收益還是比往年高。
前期受連續陰雨天氣影響,不少在田葉類蔬菜出現水淹爛根現象,加上“立冬”節氣以來降溫明顯,日照時間少,葉類蔬菜生長緩慢,市場供應量有所減少。進入11月份,秋菜集中上市期步入尾聲,棚菜供應有所減少,雙重因素促使葉類蔬菜價格持續走高。漲幅比較明顯的青菜從2.5元/斤漲到4.5元/斤,漲幅高達80%;菠菜從5元/斤上漲到6.5元/斤,上漲30%。
“今年大棚種植蔬菜效益要比去年好,原因是大棚生產受雨水降溫天氣影響小,生產成本與去年基本持平,產量微降,但蔬菜批發價格比去年高很多,效益也就比去年好?!贝筘S區物價局吳永連介紹,大豐區調查西團鎮、萬盈鎮、白駒鎮多個蔬菜種植大戶發現,今年青菜、大白菜、結球甘藍、有機花菜、茼蒿幾個品種效益均有大幅提升,其中有機花菜與去年的效益比超出100%,茼蒿和結球甘藍與去年的效益比超出80%,大白菜與去年的效益比超出70%。
受天氣影響,亭湖區便倉鎮蔬菜種植農戶蔡正元今年包菜畝產量5000斤,比去年畝產量下降2000-3500斤,降幅28.6%-41.2%;上門收購價格0.8-0.9元/斤,與去年0.4-0.5元/斤相比,漲幅80%-100%;成本與去年基本持平,今年收益高于去年。對此,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副主任陳先平表示,今年是近幾年以來蔬菜價格較高的年份,雖然減產在所難免,但普通農民種植成本相對低,有些菜農收益甚至高于種植大戶。
|